| |
|
早就聽說重慶市江津區工商聯的“銀企合作平臺”成為重慶有名的“江津模式”,于是前往一探究竟。
在江津區工商聯會議室,黨組書記李成鋼介紹說,“銀企合作”只是該區工商聯著力構建的“五大平臺”之一,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民營企業,助推兩個健康。
融資難一直是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為此各地都有不同的探索。江津區工商聯的具體做法是由商會與銀行建立銀企合作組織,實行會員制,銀行授信給商會或商會推薦后銀行直接授信給會員,包括江津區工商聯(總商會)的會員: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企業法人代表和民辦非企業法人代表、其他工商聯(總商會)會員的自然人。這些會員加入銀企合作組織并經信用等級評定后,可以獲得銀行5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的循環使用貸款。
江津區銀企合作的核心內容是以商會和會員信用為基礎,實現無抵押、無擔保授信貸款。
銀企合作的組織框架是在區級層面設立一個領導小組,由7至11人組成,負責對銀企合作的領導、協調、服務;在各商(行)會(協會)與銀行分理處建立5至7人的銀企合作工作小組,各商會長任組長、分理處主任任副組長,負責對會員評級資料的收集、調查和初評,承擔誠信監管責任。同時在區工商聯(總商會)建立銀企合作授信審核小組,獨立運行,負責銀企合作的日常工作,對資料、初評結果的核查,承擔誠信監管責任;銀行支行建立銀企合作組織客戶授信貸款評審委員會,負責對授信結果的最終審批。如果發生不誠信行為和事件,由銀行負責依法依規追究會員經濟法律責任,工商聯(總商會)、各級商會、協會,不承擔經濟法律責任,但有協助追收本息的義務。銀行為銀企合作組織提供適當工作經費。
會員取得貸款需要先獲授信,其操作程序由會員申請,基層銀企工作小組初評,區工商聯信用等級評定小組審核并下發授信文件。銀行接到工商聯等級評定小組轉送的評定材料后,按流程作出授信審批結果。
李成鋼介紹說,平臺搭建是工商聯,但具體的操作實施是各個銀行和基層商會。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發現,江津區銀企合作過程中,工商聯組織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會員企業貸款與否或者貸多少款,必須由工商聯說了算,工商聯和基層商會完全“置身事內”,而不僅僅是牽線搭橋,與原來置身事外的情況大不一樣。
區工商聯和基層商會在貸款過程中完成了很重要的風險把控!拔覀冇袀要求,就是必須規范管理,基層商會不管和哪家銀行合作,簽訂的協議必須由區工商聯(總商會)審查、把關,從合作開始到最后防范風險,滴水不漏!崩畛射撊缡钦f,往往有的基層商會急于求成,只求合作不注意防范,不理會后續的一些風險,這是不行的。他說:“我們在深入調研后意識到,貸款不出問題,工商聯(總商會)就要嚴格審查,最后才能啟動合作!
為此,江津區各商會都建立完善了誠信動態管理評價體系,定期不定期對自身會員誠信度比如婚姻狀況、生產經營情況、人品人格變化等情況進行調查評估,建立了會員個人誠信檔案,對發現的誠信安全隱患或不誠信事件,都會及時報告銀行和工商聯(總商會)。
在此基礎上,江津區工商聯又推出《個人房屋抵押循環貸款管理辦法》和《小企業貸款管理辦法》,融資服務品種由原來的1個增加到3個,最高貸款額度由原來最高100萬元增加到500萬元,銀企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目前,江津區工商聯系統陸續與村鎮銀行、農行、建行、三峽銀行、華夏銀行等建立起全面合作關系,推出了誠信星級授信、小企業之家、擔保、聯保等融資產品。村鎮銀行已召開授信大會3次,對16個商會授信6.4億元,對119名企業家授信5700萬元。
江津區總商會再生資源商會每年與重慶江津石銀村鎮銀行、農業銀行、三峽銀行、郵儲銀行、重慶銀行、建設銀行、光大銀行、恒豐銀行、誠信擔保、綠豐擔保等保持緊密聯系,并于2014年成立小企業之家,設立管理委員會,為會員進行貸前審查、貸中跟進、貸后風險管控,5年來為會員協調融資3億元。華夏銀行與總商會及9個商會也簽訂了銀企合作協議。
據不完全統計,銀企合作工作開展以來,累計授信融資15億元,受惠會員4000余戶(次),全區通過“銀企合作”成長起來的有200多家小企業,有100多個產品已經開始形成品牌,區工商聯和各個商會組織在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此也得到廣大會員的信賴,全區基層組織蓬勃發展,目前已有行業商會(協會)18個、街鎮商會27個、在外商會兩個、園區商會4個,會員5193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