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耿興敏
國內外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近年來變應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的患病率顯著增加,已成為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給很多人帶來困擾。
近日,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主辦的“科學應對,健康呼吸:過敏性鼻炎防治促進行動”項目發布了過敏性鼻炎自測工具,公眾可通過“愛鼻e站”小程序,自主體驗自測工具以及了解更多過敏性鼻炎科普知識。
專家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間,人們更要從病因、癥狀和用藥上正確區分過敏性鼻炎和感冒,以對癥用藥。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中華預防醫學會過敏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光輝教授介紹,作為過敏原引起的鼻腔炎癥,過敏性鼻炎存在季節性特點,有鼻癢、鼻塞、噴嚏、清水樣涕等典型癥狀,與細菌、病毒引發的感冒所產生的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疼痛、全身乏力等癥狀有顯著區別。
如何正確應對過敏性鼻炎?劉光輝教授建議,按照“防治結合,四位一體”的原則,包括環境控制、藥物治療、免疫治療和健康教育。簡單來說,環境控制是規避過敏原;藥物治療是對癥用藥;免疫治療強調對因治療;健康教育提倡醫患溝通,提高患者依從性。
據悉,在治療藥物方面,目前常用一線藥物包括鼻用糖皮質激素(簡稱鼻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第二代口服和鼻用抗組胺藥、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等。專家建議在用藥時還應當注意按照療程規范用藥,不能癥狀緩解后就馬上停藥,造成疾病的反復發作。
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王洪田教授特別指出,過敏性鼻炎是由過敏原引起的,如氣傳花粉、塵螨、蟑螂、霉菌等吸入性過敏原,此外還有食入性過敏原、接觸性的過敏原和藥物性過敏原等。當發生過敏時,應當及時就診,確認過敏原種類。
王洪田表示,過敏性鼻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當盡量遠離過敏原或者做好防護。比如對塵螨過敏,打掃衛生的時候一定要戴口罩;花粉季節,出門也應佩戴口罩,或者佩戴防花粉眼鏡,否則容易加重過敏性鼻炎或者引發哮喘。
目前正值冬春之交,流感、新冠病毒感染、過敏性鼻炎等多重因素疊加,對公眾的呼吸健康帶來比較大的挑戰。專家強調,冬季是流感和過敏性鼻炎的高發季節,加上新冠病毒感染,公眾應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抵抗能力,如果出現鼻塞、流涕癥狀嚴重的情況,應當區分病因,對“癥”用藥,必要時及時就診,或根據相關權威指導意見采用相關措施緩解癥狀。
|